阿尔山千年风云
作者:这里是草原
日期:2021-04-14
阿尔山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西北部,横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,是兴安盟林区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

阿尔山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西北部,横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,是兴安盟林区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东邻呼伦贝尔市所辖扎兰屯市和兴安盟扎赉特旗,南至兴安盟科右前旗,西与蒙古国接壤,北和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、鄂温克自治旗毗连。
从阿尔山市具有特色的地名看出这里是各种动物的集合地。
伊尔施,蒙古语,意为“豹子”。
罕达盖,蒙古语,意为“驯鹿”。
巴尔图,蒙古语,意思是“有老虎的地方”。
胡得尔,蒙古语,意思是“有麝鹿的地方”。
杜拉尔,蒙古语,意思是“有野兔的地方”。
阿尔山国家地质公园哈达南沟的一幅幅古老岩画,记录了先人们的狩猎场景。
1204年冬春之际,成吉思汗在阿尔山地区进行狩猎。
从阿尔山市具有特色的地名看出这里是各种动物的集合地。
伊尔施,蒙古语,意为“豹子”。
罕达盖,蒙古语,意为“驯鹿”。
巴尔图,蒙古语,意思是“有老虎的地方”。
胡得尔,蒙古语,意思是“有麝鹿的地方”。
杜拉尔,蒙古语,意思是“有野兔的地方”。
阿尔山国家地质公园哈达南沟的一幅幅古老岩画,记录了先人们的狩猎场景。
1204年冬春之际,成吉思汗在阿尔山地区进行狩猎。


清康熙四十年(1701年),康熙帝把阿尔山地区划为皇家狩猎场,此后,这里成为清朝皇家围场。
康熙帝巡幸索岳尔济山(今宝格达山)时,从索伦河口(今索伦镇)翻越大兴安岭至罕达盖。
清乾隆五十五年(1790年)撤销禁令,在索伦山狩猎的人逐渐多了起来。
清末时,索伦山称为阿巴浩木日嘎,意为“猎山”。
据史料记载,位于阿尔山市、扎兰屯市和扎赉特旗之界的托欣河(绰尔河右岸一级支流),其流域历史上曾有狩猎部族在此繁衍生息。
康熙帝巡幸索岳尔济山(今宝格达山)时,从索伦河口(今索伦镇)翻越大兴安岭至罕达盖。
清乾隆五十五年(1790年)撤销禁令,在索伦山狩猎的人逐渐多了起来。
清末时,索伦山称为阿巴浩木日嘎,意为“猎山”。
据史料记载,位于阿尔山市、扎兰屯市和扎赉特旗之界的托欣河(绰尔河右岸一级支流),其流域历史上曾有狩猎部族在此繁衍生息。


阿尔山地区是连接大兴安岭南北的重要孔道,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。
战国、秦汉时期,北方游牧部落逐步形成两个对峙的部落联盟--东胡和匈奴。
当时东胡居呼伦湖以东包括今哈拉哈河流域。
哈拉哈河流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繁衍生息之地。
公元前209年,在哈拉哈河流域,匈奴和东胡发生战争,匈奴击溃了东胡,从此,东胡分裂成了两支,一支向北进入大兴安岭,即后来的鲜卑,一支向南,到了今赤峰一带,即后来的乌桓。
哈拉哈河在《旧唐书》称啜河,《金史》称合勒河,《蒙古秘史》称合泐合河。
战国、秦汉时期,北方游牧部落逐步形成两个对峙的部落联盟--东胡和匈奴。
当时东胡居呼伦湖以东包括今哈拉哈河流域。
哈拉哈河流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繁衍生息之地。
公元前209年,在哈拉哈河流域,匈奴和东胡发生战争,匈奴击溃了东胡,从此,东胡分裂成了两支,一支向北进入大兴安岭,即后来的鲜卑,一支向南,到了今赤峰一带,即后来的乌桓。
哈拉哈河在《旧唐书》称啜河,《金史》称合勒河,《蒙古秘史》称合泐合河。


据近代考古学家王国维考证,蒙元历史上的一场著名战事--阔亦田之战,是在哈拉哈河上源附近一处山地展开的,以铁木真的义弟扎木合为首的东方十二部,与铁木真、王汗联军发生了争夺草原的大战,扎木合联军溃不成军。


辽朝建立初期,耶律阿保机的三个弟弟发动叛乱,在柴河进行了一场重要的战役,“柴河战役”三个弟弟被打败,逃亡榆河被擒。
元朝时期,忽必烈不顾73岁的高龄,乘象舆亲自指挥了几个重要战役。
元朝时期,忽必烈不顾73岁的高龄,乘象舆亲自指挥了几个重要战役。

《马可.波罗行纪》之“大汗讨伐叛王乃颜之战”,记录了当时在今阿尔山松贝尔口岸一带,忽必烈讨伐叛王乃颜的战役。
清朝时期,康熙帝在索岳尔济山设立了军事要塞--索岳尔济要塞,后来又将其地设为皇家木兰围场。
清乾隆年间,索岳尔济山成为哲里木、呼伦贝尔、锡林郭勒、喀尔喀共同祭祀之山。
清咸丰三年(1850年),阿尔山温泉被时任呼伦贝尔索伦左翼镶黄旗公中佐领的敖拉.昌兴发现。他跋山涉水,历经艰辛来到索岳尔济山,在哈拉巴罕台河边(今阿尔山河)发现了32个泉眼。
翌年,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派敖拉.昌兴同喇嘛医、蒙医、工匠赴阿尔山动工建造疗养用房及设施,为每眼矿泉修造木池,用满、蒙、藏文注明每眼泉水的名称和效能,这便是最早的阿尔山圣水疗养院。
阿尔山不仅有童话般的冰雪世界,还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
清朝时期,康熙帝在索岳尔济山设立了军事要塞--索岳尔济要塞,后来又将其地设为皇家木兰围场。
清乾隆年间,索岳尔济山成为哲里木、呼伦贝尔、锡林郭勒、喀尔喀共同祭祀之山。
清咸丰三年(1850年),阿尔山温泉被时任呼伦贝尔索伦左翼镶黄旗公中佐领的敖拉.昌兴发现。他跋山涉水,历经艰辛来到索岳尔济山,在哈拉巴罕台河边(今阿尔山河)发现了32个泉眼。
翌年,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派敖拉.昌兴同喇嘛医、蒙医、工匠赴阿尔山动工建造疗养用房及设施,为每眼矿泉修造木池,用满、蒙、藏文注明每眼泉水的名称和效能,这便是最早的阿尔山圣水疗养院。
阿尔山不仅有童话般的冰雪世界,还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
关注微信公众号
